东莞公司刘莉
每年的南国书香节,我都带着孩子搬着小凳去打卡。去年东莞的炎夏,琶州会展中心,貌似空调不理想,又由于麦克风出了状况,大家不得不坐得更紧密,以便能离讲台近一点可以听见舒国治先生的演讲。他穿一件很普通的长袖衬衫,简朴清爽,似一位不小心路过此地的旅人。
后来,每一次拿起《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》,我都会想起这样的一幕。在那个不是太理想的下午,他和他关于晃荡的文字,让我们有一种心静自然凉的感觉。
十年前,这本书曾在台湾风靡一时,成为众多文艺青年和理想主义者的指南。这也是一本并不拒绝用走走停停的方式来看的书。无论是地铁上、下午茶桌前还是临睡的落地灯下,随手翻看一页,都会自然地把当时心境转换到文字所描述的那个频道。牛津的高墙深巷、台北街头的寻常美食,纽约的街道,文字呈现的不仅是它们的外观面貌,更是它们透出的气质和隐秘在城市骨架中的内涵。
舒先生说:“我们的本份就是这么一点点梦,这么一点点懒散,这么一点点糊涂、天真、纯真、傻。”唯在这样的“本份”之下写出的东西,才能达到“晃荡”的境界。而晃荡,实在是一个诱人的词。从嘴中吐出,从书中浮现,便觉得整个骨头都在下午三点的阳光下疏松着关节。而舒先生的文字,又是有古风遗韵,阅读如饮绿茶一杯,既有解渴之近,又有回味之远。
既然是晃荡,又是自由的晃荡,便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境来解读那些细微、普通但却和城市最契合的那些细节。比如描述出差到纽约的外地人,他写道:“他还打算趁一个午餐时段跑一趟男装老字号的Barney’s(第七大道与十七街)去选购一条领带,要下周送给一个多年同事。再赶到上城的Bergdorf Goodman(第五大道与五十七街)去选购一双玻璃丝袜送给太太,不只是送她可以穿的,也同时送她这个牌子的华贵感受。这么紧凑的中午,他不介意吃一个街上摊子的热狗(还说服自己:既在纽约,便吃纽约客所吃的),也不介意坐计程车往上城而去。”
这不是一般游记的方式,把景色和美食呈现便可,捎带几张风景照片。而是,把人的感受作为旅行的一部分,与双脚所立之城进行一次感同身受的互动,那些细微的心理活动,都是旅途的一个按钮。而除了旅行,这本书还告诉你什么样是理想的下午,怎么样可以做一个“十全老人”……
有些书,是看了之后有让人想马上背上行囊哪怕暂时与当下生活告别的冲动,《理想的下午》便是这一类。“随时可见的下午却未必见得着太多正在享用的人”,书中这样的文字,都是现实的命题作文,离理想太远。